《资本论》里有这么一句话,“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腥的,从线下的民间借贷到网络高利贷到此次发酵的套路贷,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被借贷高息诱惑的放贷方已经变成嚼着人血馒头的吸血鬼。
2007年,银行贷款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放贷门槛极高,但是有需求就有市场,很多线下贷款公司应时而生,并采取了服务费这一名目来实现赚取砍头息的目的。(比如,一笔1年期1万的贷款,收取10个点或者20个点的服务费,到手就是八千到九千,但是以1万元为利息计算基数,当是的月息一般控制在10%以下)2010年,出现消费分期,很多正规的商家都对自己名下的数码产品、家电等产品都推出分期服务,此时模仿商品分期的套路贷开始兴起,只不过他们的产品不是商品,而是现金,目标客户是进城打工的蓝领,被灯红酒绿刺激起的消费欲望,实际的收入水平却无力支撑,这个时期还出现飞单和接盘,套路贷公司将蓝领们飞单给其他公司,让他们二次借贷,在多轮的债务加码之后,蓝领的精神世界已经被债务压垮,线下的暴力催收更是击碎他们的生活。2014年,被这群吸血鬼盯上的是大学生,厕所、书桌、寝室的门缝,校园贷、学生贷的阴影无孔不入,大学生易受诱惑、爱攀比,而且单纯要面子,虽然生活费有限,但是背后有资金丰厚的父母,无疑是很好操纵的群体,面对利滚利、砍头息大学生走投无路,甚至有些公司专门以此相威胁,与一些夜总会勾结,逼一些女学生出卖年轻的肉体,也有一些家庭被这种债务压垮。短暂的失控后,政府开始采取监管,严厉打击校园贷、学生贷,系列举措很快落实生效。2015年,出现的各自借条类产品,借条其实是一个平台,左边是出借人,右边是借款人。出借人自由设置借款利率、借期,借款人若逾期,平台便提供催收服务,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当时衍生出一种叫做裸条的产品,只要提供手持身份证的裸照,就可以立马拿到借款。2016年英国每日邮报以标题为《“中国女大学生“肉偿裸贷”,上千名女性用于借贷担保的裸照在网上遭曝光”》进行报道,一个名为《stupidgirl(傻女孩)》的8G压缩包在外网疯传。报道中的女孩,在借款逾期后,被介绍到裸贷平台,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偿还借款。被物质生活吞噬的灵魂开始与吸血鬼做交易,在物欲面前,尊严不值一提。
2016年,互联网发展迅猛,科技驱动使得套路贷的发展更加妄作胡为,互联网小高利贷踏上历史舞台,这类贷款通过互联网可以向全国各地的人放贷,超出地域范围的资本嗜血,突破了金融监管的界限,做“现金贷”的公司,可以轻松把年净收益做到放贷总额的120%,并且把利息计入下一期的本金,实现利滚利,而当时收到国家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仅为24%,是真正的吸血馒头。2016年之后,银行的放贷门槛已经降低了,收入稳定的公民不可能会通过现金贷去消费,真实使用小额高利贷的往往是缺少理性、收入偏低、或者有不良嗜好的群体,或者是信用崩盘的人,他们易受诱导,辨别能力差,多头负债,拆东墙补西墙是他们得以生产的途径,按理来说,借贷公司对实际没有偿还能力的债务人应该终止放贷的,可是现金贷的暴利使大家蜂拥而上,数不胜数的中小公司、互联网企业蜂拥而至,抢占已经是一片红海借贷市场,他们的野蛮涌入,给那些原本要爆仓的底层人民续上了命,也给那些坏账即将爆发的公司,接了盘,就像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停下来,花落谁家不得而知。2017年11月,网络高利贷出现第一次崩盘,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某高利贷公司,其CEO亲自回应说:“逾期不还钱,就当福利送了!” 搞死搞残搞抽筋”,这是某催债公司工作人员的狂妄之语,网贷公司背后的催债公司狂妄又敬业,由于网贷公司出价高,催债人员也放开了手段去追款,只要催债成功率达到80%以上,就能月入过万。(《东方网》)P图、辱骂通讯录、给亲属寄花圈骨灰盒的行为等手段也出现,有大半夜接到电话被骂“老不死的”;有电话辱骂单位领导,导致借贷人丢失工作的;也有P出裸照群发通讯录,导致借贷人吃过量安眠药自杀的。(来源:时代周报)贷款是有周期性的,年底各个公司的放款都会缩量,而且年底借款人往往会选择回家或者换个工作,也导致收款率下降,同时配合监管措施,负债链条终于坍塌了,很多公司的坏账率到达90%,淹死第一批吸血鬼。
2018年3月,高利贷公司又卷土重来,史称714高炮,典型的产品:1千元借款,扣去300砍头息,一周之后要还款1100元。新型吸血产品的特点是:贷款周期短、金额低、收取高额砍头息。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能还钱,那就会被转接给下一家高利贷公司,借款人就像一件物品,被传来传去,只要资金周转快,在借款人破产之前,谁速度快谁就赚的多。此时是高利贷市场的收益并不直接来源借款人的还款,而是在高利贷公司之间一轮一轮接盘中攫取暴利。2019年315晚会,向社会揭露了714高炮,公安部门也将该行为定为重点打击对象,借款人获得了底气,开始坦坦荡荡的逾期,315之后,高利贷公司的回款率仅保持在25%左右。不少催收员上演着以往一样的套路——给借款人推荐新的借款平台,待新平台的借款下来,就可以用来前期欠款,只不过这次,他们推不出新平台了,高利贷市场吸血鬼的逃亡又开始了。欲望不死,吸血游戏就不会停止,高利贷公司想出新的套路,同一个放贷方,同时注册几十家高利贷公司,公司从1号到55号来编号。经典的产品为:5天,1000元,收50%的砍头息,到手只有500元,5天后要偿还本息1200元,小E借了1号公司的钱,付了50%的砍头息,到期若还不上,就会被指引去2号公司贷款,同样又被收取50%的砍头息,剩下的钱先去还给1号公司,只要操纵得当,只要1000块,就可以出现无数个500元的砍头息,房贷方把债务越做越大,当小E无法还款时,把债务和公民的所有信息打包卖给线下催收公司,催债公司有各种匪夷所思的讨债手段让小E陷入深渊万劫不复。至此,到标题的曝光的因网贷导致89人自杀身亡,高利贷残酷血腥的默剧在生活中隐秘的角落永不落幕,演出似乎离我们很远,实则就在我们呼吸之间,这些绝望的借款人就是我们身边的大学室友、送外卖的美团小哥、超市的收营员,在阳光照耀的地方,他们把角色扮演的很好,维护着社会体面的生活,但是深夜的催债电话却让这群沉默的血液不断翻涌,胆颤心惊。
套路贷再次会以哪种方式出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欲望不死,套路贷的恶魔会在累累白骨的废墟之上,以更隐蔽更暴利的方式吸血抽髓。有些人只要有钱赚,是不顾他人死活的,2021年3月27日,论证专题片《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再现套路贷的疯狂扩展获利,食髓知味的高利贷公司不会惧怕带来的法律后果,而是想了解王焘犯罪组织的嗜血模式,朝闻道,夕可死矣,有利润,资本就会横扫一切,殚精竭虑的从同胞身上榨干每一滴鲜血。
资本的丑恶很多,这仅仅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