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5-5 现已经收录359条最新资讯!
好旅游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好旅游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好旅游 > 正文

唐尚珺的第12次高考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5-5 人气:4 评论:0

2021年高考在即,这也是33岁的唐尚珺复读的第12次高考。

我能理解他这样的寒门学子,我自己也是穷苦出生。我不了解他的更多信息,网上能够了解到的也非常少,我只知他家境贫困,父亲也在前几年因为癌症去世了,甚至一度都考上985大学又为了两万元医药费选择重考。现在的他还是选择为了梦想上中科大继续高考。

跟他同样是贫困家庭出生的吴善柳则不同。吴善柳10次高考9次重读,但他每次考上的大学都很不错,就是不去读。吴目的很明确——为了高考的丰厚奖金回报,当个高考专业户,把这当做职业。唐善珺的起点远不如吴善柳,吴善柳起步考的就是211大学,唐前五年的复读都只能考一些三流学校或者没被录取,这是他不可避免要付出的时间成本。

关键在于后面的几次抉择:在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之后,仍然选择放弃。中国政法大学的放弃我能理解,那时候他的父亲得了癌症,他迫切需要一笔钱来给父亲治病,2万块钱对于穷人来说是挺大的数字,越穷越没人愿意帮。这个选择在普通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我们没有身处在他的那个环境中不了解他的困境,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西南政法大学说来是最应该去读的,但他心有不甘。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抉择上的不同。穷苦出生的人能收到的信息非常有限,特别是对这个社会的了解非常有限,不管是去大学还是高中都是活在象牙塔里,不知道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发展的方向。只是心中懵懵懂懂有一个目标类似小时候老师问长大想干嘛,我说想当科学家,但具体是什么科学专业则完全没概念。我猜问唐真正去中科大目标是学什么、专攻哪一门专业他可能也是说不清楚的。我在念中学的时候就老在问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么复杂的数学?平时又用不上。念到高中才知道:哦,是为了学习高中数理化。那高中数学这么难又有啥用?念到大学才知道是很多理科的基础——都是屎快拉到裤裆里才知道要带手纸,当初真的是没地方去了解这些讯息,问我身边的父母,他们读书时候正闹文蛤没经历过大学,也给不了啥建议,只能说你好好读就是,问那么多干嘛!

我想唐尚珺应该也是这样:想那么多干嘛,好好读就是了,高考考好了,什么都有了。

其实本科阶段都是打基础,真有心还可以考研时再抉择去心仪的专业,不一定非要在高考阶段死磕;去其他大学念同专业也未尝不可;很多人是进到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喜欢的其实并不是高中时选择的专业,最后从事的工作也不见得和专业关系很大。

我念大学时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应该要走向何方,也不懂应该学点什么。大学的课程非常丰富,选修的课程也是,我突然就懵了:这些学科的名称从没听过,也不懂对应的哪些社会职位企业工种,不晓得学习是为了掌握哪些核心知识,在这些琳琅满目的专业中挑花了眼,最终只是凭着兴趣混完了整个大学。直到我参加实习以后才知道原来他们需要的是这些技能、要考哪些证书、英语过几级才能敲门……又是直到最后要迈向社会了才懂得这些信息。

也不是没有尝试着去提前打工去了解一下社会的现状,但我甚至都不知道人才市场在哪儿。也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投简历,当时念的大学是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老家更是一个贫穷的县城,去省城又人生地不熟,住宿费也很贵,父母还是希望我回到老家来安心过假期算了。如果我早一点了解到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我大学也不至于那么茫然,相对会有目标一些。最终只有一两个科目会与工作紧密挂钩,大多数的专业科都毫无用处。

相比之下同班的富人孩子一进大学就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要么是父母安排的国家单位要么是接班家族企业,他很清楚自己需要学什么、掌握什么知识,或者什么都不用掌握,相同的是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了确定的方向。

人生说复杂也很复杂,要权衡考虑的很多,而人们总是期望自己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然后就解决所有的矛盾。唐善军经过了多次高考有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他玩的最熟练的一个游戏。他或许寄希望于把这个游戏玩到极致,然后解决所有的问题:生存、就业、理想、家庭……但是他忽略了时间的成本,他可能不知道这个年龄念到大学毕业是很多职场人被辞退的年龄。或者说他不能忽略越来越贵的沉没成本,只能选择更好的门槛给自己加分。如果能在人生的几次关键抉择上有人帮助提点一番,告诉唐尚珺们还有别的选择,或许人生会大不一样。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