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到且末古城
历史上昆仑和阿尔金山系中的最大河流--车尔臣河将且末浇灌成一个世外桃园
这里曾有沃野千里,良田万顷,丰茂的牧场无边无际,河水两岸花草繁茂,绿树成荫,芦苇成片。
自古汉人、匈奴人、羌人、吐蕃人以及回、维等民族曾在这里杂居.
到这里之前只知道这里有一个古城,具体还不是很清楚.
找到一辆机动三轮车,汉族的驾驶员把我拉到了一个古城的遗址.
走过乡村的路到并不太远,应该是县城西南约5公里的古车尔臣河岸台地上.
古城的遗址地表上光突突的没有任何植被,已经严重的沙化,有点呈雅丹地貌.
据说在此唐汉的遗址范围内,地表曾散布有大量陶片及铁块,炼铁渣等,还采集到数件磨盘石残块,玻璃片,料珠.当然现在我来了是什么也找不到的,只能是一种缅怀.
遗址最外面现在是大片的墓地,也即维族的麻扎.
在这片荒凉地方我所看到的与以前见到的麻扎都完全不相同.
沙地上树起有无数丛丛的红柳枝条,上面还挂有马尾或骆驼毛等作为墓地标志.
苍白色的红柳条后面是用木条作成的长方形栅栏,就象无底的小孩床一样.
没有惯常的坟包,有些木条的前面还有墓志似的文字,死者的生卒时间.很多栅栏后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丛枝条和马尾在荒漠中伸展.
荒原中的墓地很静,很静.
可以看到有在沙土中挖好的长长墓穴,许多流沙倒灌在墓穴中.
远远有死者的亲属跪在坟前默念着经文.
我走进了一个死亡的世界.
墓地也曾是古城遗址的范围,还有维族人挖古墓被判了刑.
这里出土过干尸,我还可以走近看到用苇席覆盖的考古后的痕迹.
挖掘的墓葬为无椁无棺的竖穴士圹墓,墓室很简陋,据说有多人二次丛葬,单人葬.
由于墓穴处于较高的台地上,气温干燥,沙土多为盐碱 ,墓葬又修筑牢固,所以干尸才能保存完好.
发现的陪葬品有木条穿制而成的羔羊烤肉,馕,木制品,毛制品,陶器以及皮制品和石器等.
大大的长形墓穴中甚至还有台阶,只是现在仅剩下了空空的墓坑.
走过了墓地,前面的沙地中远远的可以看见有残墙矗立在波浪般的沙中.
向那边走去,后面留下了一道我深深的脚印.
四周再没有人,除去身后远远一道绿色的白杨长墙外,远方就只剩下了一片无尽的白色,还有苍凉.
有些艰难的走过去,走到远远的残墙边.
在那风蚀地表上,历史的遗痕只剩下了一堵厚厚的土质残墙,还有房基的痕迹,以及四处散布的乱土胚.
一切都只剩这些了,风沙还在继续的侵蚀.
荒凉,没有一点代表生命的颜色,或者痕迹.
二、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的且末县,天边小城,绿洲小城
早些时候在《G315,荒芜到极致的无人区国道 》这篇文章里讲到了荒芜到极致的国道G315,而这其中最荒芜的路段莫非茫崖-于田段了,而且末则是这段路上难得的绿洲。
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北麓,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东距若羌县280公里,西距民丰县315公里,南屏阿尔金山,东与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为界,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尉犁县相望,西北部邻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且末总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县。
从数字上看面积可能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浙江省面积仅为10.5万平方公里左右,海南省3.5万平方公里左右。一个且末县约等于1.3个浙江、4个海南!这是何等辽阔的县域面积。
然而,这辽阔的县域面积有超过五分之四的为难以利用的沙地或者山地,真正适宜居住或者农牧业的面积大概不足四分之一。
G315自翻过阿尔金山伊始便一路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行进,而这一路已然是这片沙漠荒芜地带最为繁华的路段了。
抛开 旅游 来说,且末最有名的莫非它的玉石了。
历史 上是和田玉山料的一个著名出产地。如戚家坑是清末民初时天津人戚春甫、戚光涛兄弟在且末地区开采软玉时所建的矿坑,因产出的玉料色白、质润而闻名;又如同样位处且末的杨家坑,所采玉料有栗子色外皮,内部色白质润;再如且末山上的卡羌坑,更以所采玉料的白口、青口、黄口之分,质坚性匀,并常带有盐粒闪星而让人爱不释手。除籽料外,市场上大部分的和田玉都出自且末。
且末并没有成熟的 旅游 景点,能称得上为景点的无非就是且末古城和古墓群。
不过这两个景点可能除了 历史 、考古相关专业的游客才有游览意义,景点极度的荒芜,虽然离县城仅有数公里的距离,但是仿佛已经进入沙漠腹地。
悲壮,这可能是最适合的词语去形容这已然沙化的且末古城。
其实,到了且末并不需要特意地去寻找景点,这一路沿着G315不论是到达或者离去,都是这且末的特色。如果真的想感受不一样的且末,可以尝试向北体验一下沙漠,或者向南近距离看看中昆仑。
1-2天
除国道、省道外,不建议轿车行驶。
偏远地区,建议车队出现,单车谨慎前往距离城镇、国道、省道过远的地方。
且末有超过70%的少数民族人口,因此,在这里能较好地体验到南疆的特色 美食 ,且末特产:枣、蒜、羊,在这吃上一顿正宗的且末羊不乏为旅途中难得的回忆。
这是一段不易的旅程,而这三面环沙的且末,是疲倦的旅途中难得的落脚点。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用于商业用途。
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且末古城是个怎样的地方?
且末古城是一处非常神秘的地方,它具体位于哪里,又是因何消失的均存在层层谜团。西域最初并不受中原政权的管辖。这里小国林立,其中部分小国因实力弱而被迫处于匈奴的控制之下。等到了汉武帝时期,汉王朝为对付匈奴这个长久以来的心腹大患开始想办法拉拢西域小国,西域自此加深了与中原王朝的交往。
西域三十六国
而“西域”这一称呼其实是出现于汉宣帝时期,当时这个皇帝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以加强汉王朝对西域的管控力量。这一机构的设立意味着西域自此被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之中。而当时处于西域都护管辖范围内的西域地区便称之为“西域三十六国”,而这三十六国之中便包括且末古城。这且末古城在西汉时期,其人口数量仅千余人,可见它的规模是非常小的。
且末古城的消失
据古籍记载,且末古城与同属于“西域三十六国”的鄯善国相距720里左右,而距离精绝国则约有2000里。介于丝绸之路的兴起,地处西域的且末古城因正好处于丝绸之路上而成为一处重要交易地。北魏时期的史籍记载中曾提及这一时期且末古城的居民主要依靠原始农业维持生计。而待百余年之后的玄奘再一次途径且末古城时,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徒留一座空城。至于那些原本生活在且末古城的人去往了何处便不得而知。
且末古城的现状
且末古城的位置大致位于现且末县城的西南处,距离且末县城约有六公里。现如今,这座古城因为所在地沙化的缘故而早已消失不见。而1957年的时候,曾有研究人员在此发现了一座古城,且在古城之中发掘出了诸多代表着古时鄯善且末州法律文书的木牍。除此之外,1985年时这个地方也曾发掘出古尸、陶片等物。后经由考证,这里被认定是一处元宋时期遗址,名字为“且末古城”。不过这处遗址究竟是不是真的且末古城,目前尚无法下定论。
四、我想问问且末中昆仑野生动物观光园怎么样?
中昆仑野生动物观光园位于且末县南部昆仑山区,由国道315线转山区简易公路及便道可达。距且末县城232公里。1994年又且末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昆仑自然保护区。
中昆仑野生动物观光园处昆仑山中段,南以昆仑山主脉与西藏为界,北至昆仑山北支脉托库孜达坂山,平均海拔4500-5500米,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由于人迹罕至,这里便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野耗牛、熊、羚羊、雪鸡、山鹰、野驴、盘羊、赤狐,藏野骆驼、猞猁、叶尔羌马鹿等二十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是生态游的好去处。
区内有众多的湖泊、冰川、河流、草原、高山、沼泽。木孜塔格雪山兀立于园东区南角,为车尔臣河之源。支流乌鲁克苏河由南向北纵贯区内。原始的高原自然景观与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构成了中昆仑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且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
区内有蹄类濒危野生动物种类资源异常丰富,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种群密度远高于邻近的阿尔金山和羌塘自然保护区。夏季,沿车尔臣河谷地进入园区,红景天、点地梅、西藏黄华、鸢尾、棘豆等高原花卉五颜六色,争相开放。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悠闲地采食,盘羊、岩羊在高山之巅驻足观望。是开展野生动植物观光、科研、探险、登山等活动的理想场所。
更多关于且末中昆仑野生动物观光园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