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百强县域”出炉,19省份县域上榜,苏浙鲁占全国一半
近日,一份关于各地县域发展的“ 2021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 ”出炉了,与以往的全国百强县和全国百强区排名不同的是,该榜单入围的地区是县域单位,也就是说榜单里既有市区,也有县级市而且此榜单评选的机制也与过去百强县、百强区单纯依靠GDP进行排名不同,他评选的指标是:
需要指出的是,参与评选的县域单位一共有2757个,最后评选出了得分前100位的县域,可见此榜竞争之激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各地都有哪些县域上榜了,分别是多少呢?
首先来看一下最富裕的华东地区,作为华东地区的老大哥,江苏共有21个县域上榜,成为全国入榜百强县域最多的省份。而且江苏还有4个县级市进入了榜单前十位,分别是排名第2的江阴市、排名第4的昆山市、排名第6的张家港、排名第十的太仓市。
浙江共有17个县域上榜,成为入榜数量第二多的省份。其中杭州市余杭区和萧山区分别排名第5和第7位,义乌市排名全国第9位,浙江共有3个县域进入了全国前十名。
作为华东地区最北边的山东省同样有12个县域上榜,成为全国上榜数量第三多的省份。美中不足的是山东上榜县域排名都不是很靠前,烟台市龙口市排名全国第23位,成为山东排名最高的地区。山东共有5个县域排名全国前50行列。
而藏富于民的福建省共有7个县域进入榜单,仅次于广东,排名全国第5。福建排名最高的县域是泉州的晋江市,排在了全国第13位,另外石狮市排名第19位。这样福建就一共有两个县域进入了全国前20名,而且都来自泉州。
再来看看非沿海地区的江西和安徽这对好朋友。安徽共有4个县域上榜,分别是排名第42位的合肥市包河区、排名第79位的广德市、第82位的宁国市、第98位的合肥市庐阳区。
江西共有3个县域榜上有名,分别是排名第54位的贵溪市、第69位的南昌市、第80位的樟树市。
华中三省都是我国经济排名前十位的省份,此次三省共有 10个县域上榜。其中湖南有4个,湖北和河南各3个。华中排名最高的县域是长沙市长沙县,排在全国第20位,长沙市雨花区排名全国第30位,这两个县域成为了湖南也是华中地区唯二进入前50的地区。
湖南另外入榜的两个县域分别是排在第71位的株洲市天元区、排在第93位的株洲市醴陵市。而湖北和河南入榜的县域都非常靠后,湖北3县域:武汉市洪山区排名第77位、武汉市硚口区排名第86位、武汉市江汉区排名第88位。河南3县域全部来自于郑州市,分别是排名第89位的巩义市、第94位的新郑市、第99位的中原区。
此次华南三省/区共有9个县域入榜,全部来自于强大的广东省。其中,深圳市南山区高居全国第一位,佛山市顺德区排名第3,佛山市南海区排名第8位,广东共有3个县域排名全国前十位。另外广州的黄埔区、天河区、越秀区也都进入了全国前50名。9个县域中,2个来自深圳、三个来自佛山、三个来自广州、一个来自珠海。
丨西南和华北各6个
西南地区共有6个县域上榜,其中四川省3个、贵州省2个、云南省1个。排名最高的是茅台酒家乡,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排名全国第22位,另外贵阳市白云区排名全国第78位。四川上榜的三个县域全部来自于成都,分别是新都区第46位、双流区第60位、温江区第85位。云南唯一上榜的县域是昆明市安宁市,排名全国第96位。
华北同样是6个县域上榜,其中5个来自河北,1个来自内蒙古。河北5县域分别是:唐山市迁安市21、邯郸市武安市49、石家庄市长安区59、张家口市张北县83、石家庄市无极县91。内蒙古入选的县域是排在第84位的鄂尔多斯准格尔旗。
丨东北3个、西北2个
东北3个上榜的县域分别来自辽宁和吉林,其中辽宁上榜的2个县域分别是排在第50位的鞍山市海城市,以及排在第92位的大连市甘井子区。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则是排在了全国第36位。
百强县2021排名
全国百强县排名2021最新排名: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江阴市、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省常熟市、福建省晋江市、浙江省慈溪市、江苏省太仓市、江苏省宜兴市、湖南省长沙县、山东省龙口市。
百强县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地区占22席、西部地区占10席,东北地区占3席。百强县前十名中,江苏省占六席,并包揽前三,分别是江苏省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抢眼,百强县中分别占25席、18席和13席。
图:
县域经济研究
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四大维度构建了包含24个三级指标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解析。
从区域格局看,我国县域经济分布失衡问题持续存在,东部地区县域恒强,在经济体量、财政实力、质量效益等维度领先其他区域县域;中西部地区县域逐步崛起;东北地区县域整体实力较弱。
全国百强县最新排名
全国百强县最新排名: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长沙县、慈溪、太仓、宜兴、晋江、义乌。
江苏的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四市居“百强县”前四位,太仓、宜兴列第七和第八。浙江慈溪、义乌分列第六和第十,余姚、诸暨为第十二和十三位。榜单前三十名中有江浙两省的19个县市,接近三分之二。
位于长沙主城区东侧的湖南省长沙县居百强县第五位,是中部地区排名最高的;“中国鞋都”福建省晋江市排第八位,是福建县域经济“领头羊”。百强县(市)以占全国1.86%的国土面积和6.58%的人口贡献了9.33%的GDP和3.78%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中国百强县简介
中国百强县(市)全称为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是对现行中国县级行政区域以县份、县级市与旗为主,包括部分市辖区的综合评价。
中国百强县数量占全国县域经济单位总数的5.57%,其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占全国县域经济的26.60%,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国县域经济的33.17%,即中国百强县数量不足中国县(市)总数的十八分之一,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却分别占全国县(市)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