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阳马戏一次又一次冲上热搜,对于太阳马戏近况,不少人扼腕叹息,也有不少人怀念他们曾经的辉煌。
谈到旅游演艺,太阳马戏当有一席。成立于1984年的太阳马戏(CIRQUE DU SOLEIL),凭借对传统马戏表演的颠覆性诠释,其以豪华并极具震撼的舞台表现力,囊括了包括艾美奖、斑比等在内的国际演艺界各项最高荣誉。
图源:太阳马戏官网截图
至今,太阳马戏已经走访了六大洲60多个国家、去到450余座城市,为1.6亿名观众提供了3000余场演出,上座率高达95%以上。年收入过10亿美元,并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被称为历史上最赚钱的马戏团和世界上规模最大、收益最高、最受欢迎的表演团体。
对此,华侨城集团旗下思纳史密斯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思纳文创投资)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旅游演艺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旅游演艺票房收入持续上涨,由2014年的27.03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58.96亿元。在此过程中,无数优秀的旅游演艺作品在文旅融合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思纳文创投资指出,不同于传统演出,由于游客是其主要观众来源,演出内容主要为景区当地的特色文化,结合文旅融合趋势背景,国内旅游演艺呈现出有特色、有文化、有创新等特点。
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山水实景演艺。即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融合演艺界、商业界大师为创作团队的独特的文化模式,是中国人的独创,是中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下的特殊产物。
《印象·刘三姐》演出一景 刘金有/摄
其中,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导演,梅帅元总策划,四名主创合作完成的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 刘三姐》红极一时,截至2019年7月,共演出7000多场,接待国内外观众18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20亿元,开启了山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印象 · 刘三姐 / 图源:微信公众号 印象刘三姐官方信息
思纳文创投资告诉我们,实景或室内不是决定演艺成功与否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演艺本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以中国文化企业第一个“走出去”的创业项目——《吴哥的微笑》大型歌舞演出为例。全剧选取吴哥文化瑰宝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结合现代手法加以表现,气势恢弘,阵容庞大。由柬中两国艺术家共同编创,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法,浓缩吴哥王朝所有精华,魔幻般呈现多维立体空间,表演内容精彩绝伦。被观众誉为“柬埔寨鲜活的文化艺术博物馆”。
吴哥的微笑 / 图源:微信公众号 创想华侨城
自2010年11月28日公演以来,已经演出1230余场,接待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110余万观众,受到了柬埔寨官方及各国观众的高度评价。2012年被中国政府授予“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被柬埔寨政府授予“柬埔寨旅游特殊贡献奖”。
吴哥的微笑 / 图源:微信公众号 创想华侨城
文化
旅游演艺靠什么取胜?规模气势、故事、震撼人心的视觉、打动人心的情节?思纳文创投资认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业态之一,旅游演艺传播的是一个故事、一种文化、一份情结,应该“因地制宜”,重视对本土文化资源和内涵的开发。其中,《宋城千古情》《梦幻腾冲》等各类地域性演艺均是其佼佼者。
宋城千古情 / 图源:《宋城千古情》官网
大型史诗极边绝唱——《梦幻腾冲》 ,饱吸祖国边陲腾越大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汇集北京奥运闭幕式等全国一流的编创大师和灯光舞美大师,以及国家水平的表演团队,以国际水准的现代艺术手法,气势恢弘、美轮美奂地展示了腾冲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魅力,是腾冲新的文化盛宴和人文景观,是中外游客来腾冲旅游的必到之处。
梦幻腾冲 / 图源:微信公众号 创想华侨城
创新
旅游演出是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的精神文化产品,所以除了艺术性外,也具有明显的商业特性。就此方面来说,旅游演艺如何保持对游客的吸引力呢?答案是“创新”。从国外的浸入式戏剧的经典代表《Sleep No Moer》到国内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旅游演艺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各类概念演艺层出不穷。
Sleep no more / 图源:Sleep No More官网截图
Sleep no more / 图源:微信公众号 SleepNoMore上海
《Sleep No Moer》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麦克白》,故事发生在麦金侬酒店(McKinnon Hotel)内。其打破了传统剧场的规则,没有固定舞台,也没有固定的观众席,由观众跟随着自己的步伐去探索独一无二的剧本,重新定义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知音号 / 图源:微信公众号 知音号
而《知音号》则采取国际顶尖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独创的观演模式,围绕知音文化主题,以上世纪初大汉口的商业文化为故事背景,从知音号码头露天部分拉开序幕,为游客设置了鲜活的老码头实景体验区,随后游客将登上大型轮船,分层移步观看触及心灵的武汉故事。
知音号 / 图源:微信公众号 知音号
结语
从众多优秀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文旅演艺的未来绝不仅仅是方寸舞台上的一场剧,一个秀,一场歌舞,而是空间、时间、文化的升华,是文化植根于身心的体验。而对于类似思纳文创投资的文旅企业来说,应立足于旅游演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演出核心,以创意取胜,思考如何在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产业链条的同时注重产品研发,强调内容打造,着力推进旅游演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