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0年东汉水利学家王景治理黄河成功
永平十二年夏四月,公元70年5月3日,王景与助手王吴率数十万民工治理黄河,他排除任水自流的思想,反对恢复禹河故道,与王吴相度地势,开凿山阜,“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改善了汴口水门工程,使“河汴分流”。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所有工程完成,收到防洪、航运和稳定河道的巨大效益,“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永平十五年(72年),王景随明帝东巡,行至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南),明帝嘉奖他的治河功绩,拜为河堤谒者。
王景治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得到很高的评价,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从史料记载看,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确是位置比较理想的一条河道。
02
1469年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诞生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意大利语:NiccolòMachiavelli,1469—1527),通常译为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1469年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其思想常被概括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在中世纪后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他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03
1492年哥伦布发现牙买加
牙买加(英语:Jamaica),是加勒比海的其中一个岛国。黑人和穆拉托人占90%以上。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且有普遍年轻化的倾向,约60%的人口年龄在29岁以下。
原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1492年哥伦布来到此地,1509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655年被英国占领。1866年成为英直辖殖民地。1962年8月6日宣告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
牙买加还是一个体育强国,在田径方面非常出色,伦敦奥运会上以4金、4银、4铜,赢得了第十八名。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取得1银到2012年已经达到10金、18银、15铜的成绩。大部分是在田径上取得的。博尔特是该国最著名的运动员。截至2012年底,牙买加著名短跑健将博尔特已经取得了17枚金牌,包括6枚奥运会金牌和打破了7项世界纪录。
2018年9月23日,牙买加警察局、国防军联合宣布,金斯敦部分地区及圣安德鲁教区南部一些区域进入紧急状态,为期14天,以进一步打击犯罪、维持公共秩序。紧急状态期间,执法人员有权对居民进行问询和搜查。中国驻牙买加使馆提醒该地区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注意安全。
04
161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逝世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儒略历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公历5月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创作的戏剧《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1596年,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1601年,创作的戏剧《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坛关注。1603年,创作的戏剧《奥赛罗》首演。1605年,创作的戏剧《李尔王》首演。1606年,创作的戏剧《麦克白》首演。1614年,离开伦敦,返回故乡。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
05
1901年清政府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1901年5月3日,奕匡、李鸿章电奏,各国索赔款“四百五十兆两”。清廷当日诏饬各督抚合力通筹。并为赔款事发电旨三道:一、命奕匡、李鸿章与各国议减银数,展宽年限;二、著刘坤一、张之洞悉心筹划,妥筹的款;三、令各省督抚剔除中饱,涓滴归公。
【编者注:以侵略扩展获得利益,这是帝国主义逻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是处理世界事务的真谛。】
06
1926年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
1926年5月3日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9月11日结业。这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毛泽东任所长,高语罕任政治训练主任,萧楚女任教务主任,招收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00余名学员,为北伐战争中全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准备了干部。
07
1946年中共谈判代表团抵达南京
1946年5月3日,鉴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中共代表团周恩来、陆定一、邓颖超、廖承志以及齐燕铭、童陆生、王炳南、《新华日报》总编辑章汉夫等及随员共45人由重庆飞抵南京。周恩来一下飞机立即发表讲话,希望“首先协议停止中原内战,以免牵动全局,发展成为全国内战”。当晚,周恩来举行在南京的首次中外记者招待会,重申中共对东北问题的态度,即应首先实现无条件停战,再谈其他问题。4日,周恩来和马歇尔会谈,马歇尔表示,他可以派北平军调部执行组美方代表白鲁德由北平直接飞汉口。当晚,马歇尔告知,徐永昌同意去中原调处。5日至10日,周恩来和宋时轮等同徐永昌飞抵汉口,与徐永昌、白鲁德会谈,要求尽早将被国民党包围的6万部队撤出。10日,3人军事小组周恩来、徐永昌、白鲁德签订停止中原冲突的协议。为贯彻执行协议,增设第三十二执行小组,驻宣化店。同时电令北平军调部、武汉行营及中共中原军区司令部,转令长江以北各部队实行。
1950年新华社发出电讯,报道了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力,争取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情况。
08
1975年毛泽东召集在北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谈话,反复强调要安定团结
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召集在北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谈话,反复强调要安定团结,要搞马克思主义、要团结、要光明正大,批评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叫他们“不要搞四人帮”。但又说,“我看问题不大,不要小题大做,但有问题要讲明白”。按照毛泽东的指示,5月27日和6月3日,邓小平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江青等人进行批评。这使“四人帮”一时稍有收敛,为各项工作的整顿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09
1988年中国青年运动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逝世
蒋南翔(1913.9.7-1988.5.3),他中学时代就积极参加爱国活动。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193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参加我党领导的“社联”和“民族武装自卫会”的工作,主编《清华周刊》和《北方青年》等进步刊物,传播进步思想。
1935年,在著名的“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中,作为领导者之一的蒋南翔受上级党组织委派,起草了《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同胞书》,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成为唤起民众争取民族独立的号角。此后,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蒋南翔一直从事青年工作,站在我国青年运动的前列。
1936年3月,他到上海任市学委江湾区区委书记,直接领导了复旦、同济等大学的支部工作。是年秋,回北平任北方局直接领导的北平市学委书记。抗战爆发后,他任北方局青委委员兼北方局宣传部干事,曾协助刘少奇编党内刊物《斗争》。
1938年初,任长江局青委委员、全国学联党团书记。在武汉,他筹备和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学联代表大会,并参加创立武汉青年救国团。
1939年初,任南方局青委书记,在大后方青年工作中,他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政策,保存和发展了青年运动的骨干力量。
1941年2月,奉命撤回延安,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央青委宣传部长,并以《解放日报》社论委员会委员身份,写了不少关于青年工作的文章和调查报告。蒋南翔积极参加了延安的整风运动,对后期出现的抢救运动大胆地提出了批评意见,并向中央写出了《关于抢救运动的意见书》。抗战胜利后,他受党中央派遣,带领青年工作队到东北地区开辟青年工作,先后任辽北分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哈尔滨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市教育局长、东北局青委书记、哈尔滨青干校校长、东北局党报委员会秘书长,为东北根据地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在此期间曾先后到布拉格、华沙参加国际青年会议。
1949年1月到中央青委工作,担任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筹委会副主任,在全国第一次团代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副书记,后任书记处书记,主持创办了《中国青年报》,为建国初期团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2年12月,蒋南翔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1955年10月,任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高等学校党委第一书记。同年,他向周恩来总理、陈毅同志和教育部提出要在清华、北大举办原子能科学技术等一批高技术专业,并率团到苏联考察。
1956年5月,蒋南翔兼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1959年底,后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高教部部长、党委书记,仍兼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间,他努力贯彻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联系中国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办学道路。他重视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陆续在清华大学创建了原子能、自动控制等多种新兴学科;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他爱护和关怀青年学生,也从政治上和生活上爱护和关心教职工,亲自做一些著名老教授入党的培养和发展工作。蒋南翔在清华大学的探索和呕心沥血的工作,丰富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影响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对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7年,蒋南翔担任天津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兼市科委主任,他倡议建立了南开中学“周恩来纪念馆”,并积极建议尽快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1978年,他作为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担任全国科学大会秘书长,为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大会的召开,作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工作。他受邓小平委托,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调查,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拨乱反正的系统建议,由邓小平亲自批交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1979年,重任教育部长后,蒋南翔领导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努力恢复和发展遭到“文革”极度破坏的教育事业。
1982年8月,蒋南翔任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根据中央对党校工作的指示、遵照中央领导的意见和建议,他协助王震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党校工作。他根据党的十二大对党的干部进行正规化培训的方针,系统地提出了党校教育正规化的意见,得到了中央的批准。这不仅对中央党校,也对全国各级地方党校的改革和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使党校事业大大前进了一步。
1983年,10月11日至12日,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选举产生以胡耀邦为主任、薄一波为副主任的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蒋南翔任委员。
10
1988年国务院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1988年5月3日国务院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鼓励科研机构切实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科研机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11
1991年新闻自由日
开始年份:1991年5月3日。由联合国创建,旨在提高新闻自由的意识,并提醒政府尊重和提升言论自由的权利。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2月20日作出决定,宣布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这一行动源于教科文组织大会,其1991年题为“促进世界新闻自由的决议”,承认自由、多元化和独立的新闻是任何民主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大会向联合国大会转达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关于宣布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的愿望。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关于促进非洲新闻界的独立和多元化的温得和克宣言》,该宣言是1991年5月3日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在纳米比亚温得和克举办发展非洲独立和多元化新闻研讨会上通过的。
总部设在美国的媒体监督组织“保护记者协会”发表报告指出,当时记者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危险,而驻外记者更是如此。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多起记者因其职业身份而成为袭击或绑架目标的事件。70%殉职的记者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而被杀害的,而这其中85%的事件永远无法得到正义伸张。
12
2016年微商节
微商节的建立,旨在普及微商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让更多企业借助微商这种新商业经济,促进创业、就业。2016年5月3日由沸点天下联合全国百家知名微商品牌和团队共同联合发起了微商节,正式宣布5月3日为国际微商节。其主题为“创业微商梦想启航”。微商节的设立实现了“微商人也有了自己的节日”的愿望。让微商创业者有了荣耀感、自豪感及尊严。
13
2020年物理化学家张乾二逝世
张乾二(1928年8月15日-2020年5月3日),男,出生于福建惠安,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
1947年张乾二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54年从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1987年至1992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020年5月3日20时33分,张乾二逝世,享年93岁。
张乾二早年参与了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研制粉末衍射仪的照相机等研究;1963年在配位场理论研究方面获得突破;20世纪90年代带领课题组开展价键理论计算程序化的攻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