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小贝爱教育
唐尚珺放弃补录以后,回老家帮干农活。
高考对于每位学生都是可以改变其人生的重要考试,毕竟学生们12年的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这一目标,就是希望可以把高考给考好了,然后让自己的大学梦可以顺利地实现。
面临高考这一关的考验以后,学生们的心情会变得怎么样就和其考出来的高考成绩有多高来决定了。
学生们考出来的高考成绩不理想自然就会变得很失落,甚至在自己的心中会留下很大的遗憾了。
对高考成绩不满意的学生,要不是选择接受,能上什么大学就去上,要不就再去试一年,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学生对高考成绩不甘心,不想就这么白白地错过自己一直想要考取的心仪大学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就一直复读下去,被称为“高考钉子户”的唐尚珺很多网友都是熟悉的。
唐尚珺放弃补录后,在老家帮忙干农活,透露自己接下来的2个打算
唐尚珺是因圆梦清华,而努力了15年而被大家所熟知,2023是唐尚珺第15次参加高考,今年唐尚珺是已经做好了去读大学的准备,觉得是离开的时候了。
也意识到了自己真没有考清华的那个实力,放下了对于清华的执念,没有选择像之前一样被上海交大、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好大学录取了,还是选择复读。
但最终的录取结果,并没有让他如愿,他报考的4个志愿里3个师范类大学有关的都没有走上,被退档了,他比较想考取的华中师大以为分时是挺稳的,就没有服从调剂。
因师范专业分数线逐年攀高,就被退档了,被退档后,他没有填补录,发现没有适合的院校和专业,这一结果是很令他困顿和迷茫的。
在海南师范大学的报考名单中也没有发现他的报考信息,虽然他已经填好了第二次志愿补录的三所院校,但在最后的截止时间前,他放弃了,没有选择提交。
他放弃第二次志愿补录以后,心情是很复杂的,想沉淀放空一下,唐尚珺放弃补录后。
被发现在老家帮忙干农活,帮老妈收拾家里被吹倒的1千多棵桉树,一天只能弄八九十颗,是弄个10来天的程度,这些树这么重要,主要是因为可以为家庭带去三四千的收入。
倒了一部分肯定是会有损失的,而他也透露自己接下来的2个打算,1个打算就是放弃,回家务农,那表示就彻底放弃自己十多年的全部努力,真的是很难的。
代表自己之前所做的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另1个打算就是再来一年,还是有希望的,但顾忌就是遇到了新高考改革,变成部分文理了,挑战会很大,新高考下,题型改变是大的。
新高考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传统文理分科的模式会被取消的
新高考改革是属于势在必行的,传统文理分科的模式是会被取消的,新高考改革在各大省市内是属于有序的进行中,覆盖的范围是变得越来越广泛了。
3+1+2这一新高考模式是分批次在各大省市内推行的,已经进行到第4批了,除了最先投入试点的城市,在第三批和第四批的推行落实中,都分别有七八个省市落实推行。
2023高考依旧是新旧高考模式交替的阶段,但3+1+2新高考模式的推行范围已经超过了一半以上了,2023高考中是只有几个省市还是保持着传统文理分科的模式。
有的省市是最后一年文理分科,然后就要变成推行新高考模式了,有的省市是第一年推行新高考模式。
3+1+2新高考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3”代表的是学生们熟悉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重要的主科。
“1”代表的首选科目,学生们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参加考试,“2”代表的再选科目,学生们要在地理、化学、生物和政治4门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
3+1+2新高考模式下,选择权交到学生们手中
在3+1+2新高考模式下,就不是直接的文理分科了,就把选择权交到学生们的手中,选择什么来作为自己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就看学生们的选择了。
学生们在选择是需要十分慎重的,做好了选择之后,就没有办法改变了,同时学生们的选科结果还会影响院校的报考,各大院校投档录取期间对于学生们选科也会有要求。
笔者结语:
唐尚珺就算是对于清华不执念了,做好了考上了大学就会去读的准备,可是对清华梦还是不甘心的。
他认为清华对于他就像灯牌一般,看到它就会去想靠近,他对清华执念这么深是梦想加幻想的结果。
你觉得唐尚珺会再来一年吗?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