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经听说了,最近蜜雪冰城和瑞幸咖啡之间的“阴阳怪气”事件。这两家饮料品牌在社交媒体上互相挑衅,争夺市场份额,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但是,这种同行内卷互伤的竞争行为,真的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吗?我认为,这是一种短视和无效的营销策略,不仅损害了两家品牌的形象,也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瑞幸咖啡在2021年实现了收入翻倍,亏损缺口收窄,门店数量赶超星巴克。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表示,“今天标志着瑞幸咖啡的新开始”。然而,这一消息并没有得到同行的祝贺,而是遭到了蜜雪冰城的讽刺。
蜜雪冰城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冰淇淋茶饮连锁品牌,主要面向三四线城市的年轻消费者,以低价和多样化的产品吸引客户。瑞幸咖啡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现磨咖啡连锁品牌,主要面向一二线城市的职场人士,以高品质和快速服务为卖点。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两家品牌本来就不是同一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对手,它们的目标用户、产品特点和价格策略都有很大差异。
由于市场的饱和和下沉,随着一二线城市的咖啡市场趋于成熟,竞争对手众多,瑞幸咖啡开始向低线城市下沉,开放加盟店,寻求新的增长点。而蜜雪冰城则看准了咖啡市场的潜力,推出了自己的子品牌“幸运咖”,并且模仿瑞幸咖啡的爆款产品“生椰拿铁”,打出了低配版的“椰椰拿铁”,价格只有瑞幸咖啡的一半。这样一来,两家品牌就在低线城市形成了直接竞争。
而在瑞幸咖啡宣布复活的当天,蜜雪冰城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阴阳怪气的广告语:“今天标志着椰椰拿铁的新开始。”这显然是对瑞幸咖啡的公告进行了恶意模仿。不仅如此,蜜雪冰城还在部分门店售卖美式和拿铁等咖啡产品,价格直接打到瑞幸咖啡的一半,甚至更低。这种明显的价格战和恶性竞争,引起了瑞幸咖啡的不满。
瑞幸咖啡并没有选择沉默或者反击,而是采取了一种委婉而又尖锐的方式回应。在微博上,瑞幸咖啡发布了一条暗讽蜜雪冰城的广告语:“今天标志着我们不再用‘椰’字开头的产品名字。”这句话既是对蜜雪冰城“椰椰拿铁”的调侃,也是对自己曾经推出过的“生椰系列”产品的自嘲。瑞幸咖啡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蜜雪冰城抄袭和压价行为的不屑和鄙视。这样一来,两家品牌就陷入了一场“阴阳怪气”的口水战。
这种竞争本来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和监管,它们却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进行了恶意攻击和抹黑。蜜雪冰城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含有讽刺意味的广告语:“我们小雪才多大啊,你们一个个十几二十块的跟我们六七块的小孩计较什么”,暗指瑞幸咖啡价格高昂、不切实际。而瑞幸咖啡则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蜜雪冰城“紧咬”瑞幸》,揭露蜜雪冰城抄袭产品、剽窃广告、偷换原料等不良行为,并且质疑其财务数据和门店数量。
作为饮料品牌,他们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而不是在社交媒体上互相攻击和贬低。这种行为不仅没有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信任,反而让消费者对他们的专业性和诚信产生怀疑。其次,它忽视了消费者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咖啡市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市场,而是由不同的细分市场组成。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口味、需求、偏好和预算。瑞幸咖啡和蜜雪冰城的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并不完全重合,他们没有必要为了一杯咖啡而争得头破血流。相反,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开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和忠诚度。
这互相诋毁、恶意竞争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两家品牌的形象和声誉,也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和信任。作为饮料行业的从业者,它们应该以诚信经营、创新产品、优质服务为核心价值,而不是以攻击对手、夺取市场为目的。这样的行为不利于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和期待。希望两家品牌能够停止这种无意义的口水战,回归正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饮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