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关乎你我
——记北京的这场大雨
在这样一个多雨、多水的季节里,跟大家讨论“节水”似乎不太合事宜,但我个人则觉得,节水是一个随时随地都需要讨论,且值得提倡的事情。节水话题的引出要从8月12日北京的这场大雨说起。
8月10日、11日的时候,每一位北京市民基本上都收到了各相关部门有关防洪防汛的信息提示,预计8月12日早上一直持续到13日早上,北京将遭遇大雨甚至暴雨。基于各类降雨信息的报道,大家都提前做好了防雨的准备。好多人已经在朋友圈里计划暴雨当天应该如何上下班,雨伞、雨衣、雨靴、雨帽统统都找出来,甚至有人计划第二天可以划船去上班,当然划船上班只是玩笑。各单位也给员工了“大雨福利”,有推迟上班时间的,有提前下班的,还有的“土豪”单位直接给员工放假,理由是:在家看雨。有小朋友的家长,已经被小朋友吵嚷着买雨衣、雨鞋,只等雨来后,冲进雨里踩水玩耍。
满怀期待的等了一晚上,第二天大家醒来了后,发现雨竟然没有来。但大家伙还是收拾好一切防雨工具疑心重重的上班去了,整个上午,大家似乎都在讨论北京的雨去哪里了,说好的来的,怎么又变卦了?朋友圈、微信群里大家在四处打听北京的雨到底去哪里了?许多人在转发龙王进京的段子,什么龙王们正在做核酸检测,龙王们在办进京证,龙王们先去了保定吃炖驴肉火烧了等,大家在焦急的等待中,临近中午时分,北京上空突然乌云密布,一阵大雨倾盆而下,大家在欢呼的同时,也在感慨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可没想到的是,这雨只持续了五分钟就戛然而止,大家直呼不过瘾啊,一度怀疑这就是大雨吗,是暴雨吗?!难不成北京的大雨、暴雨还得有个预先的“彩排”。整个下午雨量也不是很大,淅沥淅沥的下着,顶多算是小雨。朋友圈许多人发出了“灵魂拷问”——北京的大雨去哪里了?
在淅沥淅沥的小雨中,大家提前结束一天的工作,返回家中买菜做饭。当大家都以为北京的大雨已经过去的时候,围坐在餐桌前的我们突然听到了窗外大大的雨点声,“传说中的暴雨”真的是来了,噼里啪啦的,雨点大、雨量密集,不多一会,就可以看到路面上的积水。朋友圈里又开始热闹了,北京的雨果然不负众望啊,“一场秋雨一场寒”,就噼里啪啦的大雨中,大家安心的入睡了,北京的大雨不负众望啊。
北京人民是多么的喜爱雨啊,就是一场普通的大雨,都可以让整个北京城为之骚动,“北京大雨”甚至一度成为了微博热搜,大雨期间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见面谈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北京的雨,然后围绕北京的雨展开一系列其他的话题。雨,北京人民真的喜爱啊。
说到北京人民对于雨水的喜爱,自然要提供北京的水源供给问题。大家都听说“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设计的初衷便是解决北方的用水问题,尤其是北京的用水问题。北京是一个典型的缺水城市,首先是水资源先天不足,匮乏严重,自1999年以来北京连续多年出现干旱,年均降雨量仅480毫米,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多年来水不足。其次北京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过快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再有北京地区出现的了水资源环境的污染与恶化,以及市民节水意识欠缺,节水仅仅是宣传口号,未能落实到市民的日常行为中。这更加剧了北京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出现的一些新行业,高档浴池、洗浴中心、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高耗水设施,加大了水资源的消耗。
节水依然不能小觑,它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约用水要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一场大雨,我们看到了北京人民对于雨水的喜爱,也认识了节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