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8-25 现已经收录880条最新资讯!
奇趣事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奇趣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奇趣事 > 正文

国家卫健委发布猴痘防控技术指南 天目新闻带你了解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8-25 人气:5 评论:0

据央视新闻7月1日报道,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指南指出,现有入境人员隔离期间,在排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各地应主动对入境人员进行猴痘病毒排查,特别是入境前21天内有猴痘疫情报告国旅居史的人员,密切监测出疹情况,发现可疑人员或疑似病例,应按相关规定及时报告辖区疾控机构并转送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多国出现“非典型”猴痘疫情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与在人类历史上曾肆虐数千年的天花病毒是“近亲”。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主要发生在一些非洲国家。不过,今年5月以来,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区的国家先后发现大量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间传播。

英国在当地时间5月7日出现第一例。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该患者近期曾前往尼日利亚,并很有可能是在尼日利亚感染的该病毒。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确诊一例猴痘病例,为美国本年度首例。马萨诸塞州卫生部门官员表示,患病男子近期有去加拿大旅行的经历。

随后,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欧美国家相继发现确诊病例。6月21日,新加坡卫生部门深夜宣布确诊一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这显示这一波猴痘疫情继5月在欧洲、美洲等非流行地区暴发后,也已在亚洲出现。当地时间6月25日,法国法兰西岛大区卫生机构宣布一名儿童感染猴痘病毒,这是法国发现的首例儿童猴痘病例。

据世卫组织27日更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6月22日期间,世卫组织划分的全球6大区域中,已有5个区域报告猴痘病例,确诊病例3413例,死亡病例1例;上述病例大多出现在非洲以外非流行国家和地区。其中,欧洲区域报告2933例确诊病例,占比约86%。

据中疾控相关消息,本轮猴痘疫情病例数和波及范围均增长较快,为非地方性流行区的历史之最。病例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为男男同性恋者,疫情传播与性活动密切相关;绝大部分病例未曾前往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即非洲中部和西部的11个2022年前曾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旅行;临床表现相对较轻且不典型,皮疹主要分布在生殖器部位,数量明显偏少,只有几个甚至一个皮疹,未见进一步扩散。

猴痘如何预防?

猴痘病毒于1958年被首次发现,当时一组用于研究的猴子中出现“痘状”传染病,因此得名。自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

据世卫组织介绍,猴痘病毒感染症状与天花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可能长达21天。

猴痘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损伤部位等,可能导致猴痘病毒从动物传播给人类。另一种是在人际间传播,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通常需要更长时间面对面才能发生呼吸道飞沫传播。两种方式之中,人际间传播相对较为少见。

如何预防猴痘?据中疾控提醒,目前我国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正在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和猴痘病人,避免与病人共用物品,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做好个人手卫生,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等。

近期已回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若在国外有过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和暴露史,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进行咨询和报备;即将回国人员入境健康申报时需配合海关主动报备;近期计划出国人员,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国家的猴痘疫情,尽早了解猴痘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

猴痘会成为全球流行病吗?

据新华社报道,流行病学专家表示,引发这次欧洲猴痘疫情的原因尚未明确,目前不清楚猴痘病毒是否会经由性行为或与性相关的密切接触行为传播。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病毒基因测序,以确认不同感染者之间是否有关联,或猴痘病毒是否发生导致传染力增强的变异。

尽管欧洲猴痘感染人数可能进一步增加,流行病学家认为,欧洲猴痘疫情不太可能发展成全球流行病。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法比安·伦德茨说,猴痘疫情不大可能持续很长时间,“通过追踪密切接触人员,可以很好地隔离这些病例,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药物和有效疫苗”。

6月23日,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就多国猴痘疫情举行会议,并于25日宣布,现阶段猴痘疫情暂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管猴痘疫情暂未触发世卫组织这一最高级别预警,但该机构紧急委员会专家承认事件的紧急性质,认为需要积极应对,以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据媒体报道,猴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和优化护理照护为主,以减轻症状、控制和预防并发症。在疫苗方面,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2019年,一款基于减毒痘苗病毒研制的疫苗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但尚未大范围接种。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