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1-5 现已经收录1152条最新资讯!
奇趣事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奇趣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奇趣事 > 正文

多地电动汽车充电桩费用上涨 部分涨87%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11-5 人气:18 评论:0

近日,不少新能源车主发现,全国多地的充电桩费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尤其是在高峰时段,有的地方充电费用涨幅高达87%。这让一些车主感叹,“快要充不起电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又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什么影响?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郑州、上海、青岛等地充电桩涨价

进入7月以来,郑州市域内几乎不同品牌的新能源充电站都迎来了涨价。与平日最便宜的“深夜阶段”相比,充电费用涨幅接近一倍。一位郑州出租车司机称:“(我)一天下来就要多花15~16元,一个月就得多花400~500元。”另一位出租车司机则表示:“充一次电,大约贵了一包烟钱。”1

不仅是郑州,上海、青岛、重庆等地也出现了使用充电桩费用上涨的情况,部分地区高峰涨幅甚至达到87%。有网友爆料,上海某地区的充电桩费用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情况。按照该网友的说法,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过去充电桩的价格为1.15元,而现在却涨到了2.15元2。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青岛3和重庆4等地。

电价调整和运营成本是主要原因

对于充电桩费用上涨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可能和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关。根据《通知》,6月1日起实行新的电价方案,《通知》中明确,新电价方案将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工商业用电(除执行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以外的用电)三类。而大型充电站的用电被划归到了工业用电中,所以电价调整必然会对新能源车充电费用产生影响5。

另一方面,大部分第三方运营商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这使得他们不得不涨价才能“活下去”。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目前充电桩的运营商,大部分都不盈利,可能除了少数头部的特来电等可以盈利以外,其他的运营商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他解释称,“在一般一线城市,运营商用电价格平均一度电为2元左右,但是车主夜晚在家充电,一度电为0.3元左右。”价格的差距会造成运营商运营成本的提高,“此外,运营公司需要给停车场支付额外的停车费用,这个也是不小的开支,再加上如今市民们在公用充电桩充电热情下降,自然会造成运营商亏损持续增加。”

提高充电桩利用率是盈利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正从一、二线城市用户向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用户扩展,而后者有相当比例属于价格敏感型群体。有观点认为,如果充电桩费用大幅上涨现象持续,或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望而却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拓展带来挑战。这也使得业内开始思考除调高充电服务费外,是否还有其他可提升充电桩企业盈利能力的方式。

对此,张翔认为,在保持充电服务费不变的基础上,对于充电桩运营经济性的提升,企业短期要看充电桩的使用率。中信证券方面也表示,根据充电桩运营端盈利模型测算,充电桩利用效率是影响其盈利的核心因素。根据中信证券对50kW直流单桩盈利模型的测算,假设度电服务费保持0.5元/kWh不变,当单桩利用效率从6%提升至10%时,单桩利润则从-0.20万元提升至0.59万元;平均单桩效率每提升1%,利润增长0.20万元。此外,单桩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可以缩短投资回收期。

在张翔看来,要提升充电桩的利用率,本质是提升放电量,其可以通过技术端与运营端两个维度来实现。其中,在技术端可以重点关注大功率柔性充电堆技术,这是一种高效利用电源模块及合理分配充电功率的方案。公开资料显示,传统充电桩功率固定,从而导致高功率充电设备在充低电池容量的车型时的实际利用率会非常低。

在运营端,则可以通过优化站点布局、增加服务内容、拓展合作渠道等方式来提高放电量。例如,星星充电就推出了“星星+”计划,与物业、商超、餐饮等场景合作,在停车场内建设充电站,并提供洗车、保养等增值服务;特来电则与美团、滴滴等平台合作,在其APP上展示附近的充电站,并提供导航、预约等功能。

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强监管和引导

对于如何规范和发展公共充电市场,一些专家和教育工作者表示,政府应该发挥好监管和引导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认为,政府应将公共充电视为公共服务设施组成成分,通过政府层面宏观调控,统一制定相关合理价格切身保护车主权益。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