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动车被两次提醒“管好小孩”,作家向12306投诉
现在坐高铁,最怕遇到谁?
答案是:
熊孩子和熊家长
正值暑假,高铁“熊孩子”事件频出
引发网友热议
据上游新闻报道
就在近日
作家苏小懒称
自己在乘坐动车时被乘务员两次提醒管好孩子
一次是在她还未走进车厢时
另一次提醒时孩子正安静地画画
苏小懒表示,当时整个列车车厢都非常吵闹,甚至听不到广播的声音,有的人在打电话,有的人手机开外放,有人在聊天,而乘务员又对所有带儿童出行的家庭进行提醒,这是一种区别对待,是对带儿童出行的家庭的一种歧视。
苏小懒也呼吁,确实会有一定自制力的,年纪比较大的儿童吵闹的时候,父母对其纵容,但是不能以这样极端的例子,对所有的儿童一视同仁,甚至孩子什么都没做,就先进行提醒。
苏小懒以最近媒体报道的“高铁座位二维码可投诉小朋友吵闹”和“三岁半萌娃坐高铁10小时不哭不闹”为例,希望对这类现象进行正向积极引导。她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共交通工具管理者发挥作用,张贴宣传关爱未成年的海报、标语,对带儿童出行的家庭,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方法的公共支持,也请大众对出行的婴幼儿家庭有一些包容,不要拿成人的出行文明礼仪来要求婴幼童。
苏小懒也呼吁家长朋友们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多掌握一些育儿技巧,出行时多准备一些玩具、图书,同时也不必过于焦虑。孩子因为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她以南航的服务为例提出建议,“他们会在飞机上提供一些拼图贴纸,让大家去拼,只要有儿童的家庭都会发一份,这个就有温度、有方法。”
7月25日
苏小懒告诉记者
自己就此事在12306上进行了投诉
铁路部门表示
是乘务员安全宣传不到位,造成误会
工作人员解释,对于带儿童乘坐火车出行的家庭,乘务员会进行安全提示,提醒他们在车厢内尽量少走动少跑动,避免磕伤碰伤。
记者也联系到12306广州铁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规定乘务员必须提醒带儿童的家长管好小孩,目前对于带儿童乘坐铁路交通的乘客也没有相应方便政策,“良好的乘车环境是靠广大旅客和铁路方面共同维护的,也建议广大的旅客都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对于苏小懒提到的列车广播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广播方面没有播报让哭闹幼童去车厢连接处哄劝,如果确实在比较吵闹的情况下,乘务员会进行提醒。”
在苏小懒公开乘坐动车被冒犯的帖子后
舆论出现不同声音
有人认为乘务员行为不恰当
也有人认为
这种提醒只是出于乘务员基本义务
并没有什么问题,是作者太敏感
还有声音指出
令人反感的
是那些任由孩子胡闹而毫无作为的家长
“讨厌的不是小孩
而是不作为的大人”
相关法律界人士表示
铁路方面的做法在合法性上并无问题
但乘务员在劝解中
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如果乘客感到不适,有权提出投诉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铁路方面的做法在合法性上并无问题,近期关于高铁车厢孩童吵闹引起的纠纷较多,舆论给予了铁路方面较大压力,为了维护车厢内的秩序,铁路工作人员选择劝解带孩子的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并无恶意,也不涉及侮辱、诽谤、寻衅滋事,是正常的履职行为。
不过,如果乘务员在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上不恰当,让乘客感到不适,甚至觉得受到了歧视,铁路方面还是需要加强对乘务人员的培训。
付建认为,作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列车乘务员应当灵活、合理地进行车厢管理,尊重每一位乘客的权利和尊严,在提示时应当使用尊重的语气,不能挑衅激起乘客的情绪。
对于苏小懒提出的投诉,付建表示,乘客有权对其认为不适的乘车服务提起投诉,有权要求得到合理的解释和改进,但是该服务是否确实违规,需要铁路方面进行调查,如果该乘务员并没有使用不当的语言进行劝解,属于正常履职行为,则不会受到惩处。
记者注意到,苏小懒也收到了一些孩子家长发来的私信,讲述了类似的乘车遭遇。对于接下来是否会对铁路部门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公益诉讼,苏小懒表示,“更应该由中国铁路进行内部培训、整改,而不是由我去起诉来推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