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5-5 现已经收录1215条最新资讯!
奇趣事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奇趣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奇趣事 > 正文

清华一场服装毕业秀,遭到了国人鞭挞,是树大招风还是德不配位?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5-5 人气:4 评论:0

清华作为顶级学府,做派就是别样。从科学无国界,到国家弱小不会挨打,找打才会挨打,再到这场毕业一水眯眯眼服装秀。国人都不认识清华了,估计很多家长都不认识这些是谁家的孩子了。不得不让网友联想这群孩子是不是马上要出国留学了,产生对服装秀是不是为了迎合西方口味的疑问。于是,联想到了中国的酒是人尿勾兑的,引起了外国人的喝彩,电影也得了奖的场景;联想到了方方日记,描述遇难者手机散落一地的场景,引起了外国的高度关注,方方日记也差点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现象;联想到了有些百货商店总说商品是外国货,来为进行商品促销的认知;联想到了上海大妈不戴口罩上公交,说自己是美国人有特权的无知。同时也联想到了钱老说的“一个国家经济落后了可用十几年赶上去,风气坏了就是几代人也难以恢复”的忠告。

清华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应该是出在忘记了历史。清华建校史就是一段屈辱史,是清政府拿不出庚子赔款,美国人要求以设立留美预备学校替代赔款,这样的耻辱怎么敢忘呢?应该是忘记了校训的真谛。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不是只顾个人奋斗的理由,“承载万物”不能是是非不分的接纳;应该是忘记了责任的真谛。“科学没有国界,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有人说这句话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的,有人说这句话是苏联巴甫洛夫说的,不管是谁说的,都是外国人说的是肯定的。外国人都能把话说全,为什么学校只记得前半句呢?所以,清华是美国的“附中”的议论有了;五个清华留学生回来的不到一个人的看法有了;把美西方的审美观当国标的认知有了。怎么能怪国人鞭挞呢?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阵地。如果学校的办学认知发生偏差,就会使学生的三观发生变化,这既是对孩子的不负责更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中国经历了贫穷和落后,那时外国人比中国人的生活过得好,外国的产品比中国的产品好都是客观存在的。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中国的航天器已经进入月球、火星了。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从学校走出来的学子创新创造的结果。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了,怎么还以西方的价值观、审美观为国际标准呢?这是孩子们没有自信的表现,这是没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失误。

德才配位是教育的重要抓手。有才能还要有建设家国的自信心,没有自信心正中欧美下怀,定会助长美西方的傲慢和偏见。你看最近法国人说了,你中国人即使全部打上了新冠疫苗,你中国还是“橙色”危险级别,美国人可以是“蓝色”。为什么?因为你中国的疫苗没有得到欧美认证啊。哪怕辉瑞疫苗打死的人再多,那也是欧美认证的啊;美国人最近也说了,你深圳14000个注册商标有隐瞒信息之嫌,可能要追究法律责任。每个商标4000元啊,就这样打水漂了,可能还有罚款。为什么?因为中国的企业中还有人把欧美品牌认证视为荣耀,还有人把注册美国商标视为正宗。这都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是教育出现的偏差。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所幸的是,现在的中国,有国才有家已经达成普遍共识。所以,才有了华为硬抗美国的一国打压,公司就是不上市,外资就是不能参股,抓我家人就是不低头的骨气。曹德旺虽然上过当,全家人都加入了美国,但已经早醒了,回来了,知道了自己的家在中国,要把财富留给中国社会。所幸的是,美西方打压中国适得其反,大批天才学子回国了,爱国热情高涨了。清华也应该接受教训认真思考了。

清华是国人的骄傲,千万不要让国人失望,不要天天标新立异,让国人看不懂。你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理清“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人生问题,要做的是教孩子们算账,他们的成功,国家、纳税人是出了大头的。不要让孩子们认为自己在美国效力就理直气壮了,不要以为在美国就业就实现自我价值了,不要以为学成归国就是奇葩了。人才多宝贵呀!不要带偏了!

l钱学森

清华服装秀

清华服装秀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