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5-5 现已经收录1918条最新资讯!
奇趣事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奇趣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奇趣事 > 正文

一群孩子被迫用生命去偿还父辈的罪恶?战争的残酷性远远超出想象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5-5 人气:6 评论:0

强迫一群孩子以生命的代价去偿还纳粹犯下的罪恶,这种行为是否过于残忍?

由丹麦和德国合拍的电影《地雷区》,就向观众发出了灵魂拷问。豆瓣评分高达8.7,德语电影排名前五!

这部曾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根据一段几乎无人知晓的真实故事改编,聚焦二战结束之后的丹麦,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战争的残酷性。

1945年的5月,随着德国纳粹的战败,其对于丹麦的五年占领期就此结束。

然而,丹麦海滩上还是依旧存在着德军于二战期间布置的大量地雷,严重威胁到了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

于是,丹麦当局决定强迫2000多名德国战俘前去丹麦西海岸,清除德国纳粹留下的150多万颗地雷。

据统计,这群被迫前去排雷的德国战俘,几乎有一半死亡或者受伤,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非常年轻的男孩。

本片的故事就主要围绕13名前去排雷的德国战俘展开,他们经过了短暂仓促的拆弹训练之后,就被立刻送往了布满地雷的西海岸线。

负责带领这支排雷小分队的,是丹麦先锋部队的卡尔军士长。

他刚出场时就将那位手里拿着丹麦国旗的德国战俘狠狠痛打了一顿,足以看出内心无比仇恨纳粹德军。

卡尔起初如同对待畜生一样,动辄打骂羞辱这群前来排雷的德国少年。

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德国孩子,作为战俘毫无尊严和人权。他们不但被迫冒着生命危险徒手排雷,后勤的食物补给也得不到任何保障。

某天他们终于无法忍受饥饿的痛苦,只能无奈去偷吃饲料,然而没过多久便上吐下泻。

当丹麦妇女得知德国战俘因为偷吃她家的饲料生病时,反而露出了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可见当时的丹麦人民对于德国的仇恨已经到了极点。

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这群德国少年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便是回家的希望,因为他们此前得到了排雷完毕就能被遣送回国的口头承诺。

每个少年对于未来都有着不同的设想,有人更是抱着重建德意志的伟大志向......

然而,美好的愿望和憧憬瞬间就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仅仅依靠双手排雷的他们,稍有不慎便会被炸得灰飞烟灭,能不能活着回家真是全凭运气了。

这部影片虽然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但观众却在观影的全程都提心吊胆,因为不知道何时会看到爆炸突然发生,接着又有哪个年纪轻轻的德国孩子不幸丧命。

即便是最后看到四个幸存者跑回德国的时候,也依旧觉得紧张刺激,担心他们万一踩到地雷就集体团灭了。

毕竟此前可是多次上演了人间地狱般的伤亡惨案,比如孩子们前一秒还在幻想回家的场景,下一秒就因为搬运过程中的小失误导致整车地雷爆炸,直接造成附近所有人员无一幸免于难。

彼时他们正准备把拆解出来的地雷搬上卡车运走,眼看着就可以完成排雷的任务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事故。

除了接二连三的爆炸惨案之外,那对双胞胎兄弟的命运同样让人揪心。

双胞胎哥哥在排雷时被炸得尸骨无存,悲伤欲绝的弟弟从此彻底丧失了求生的欲望。

在地雷区成功救下丹麦小女孩之后,他转身走向了远方的沙滩,选择以引爆地雷的方式自杀......

原本无比仇恨纳粹的卡尔,在亲眼目睹了这群无辜的孩子生病甚至出现伤亡之后,渐渐开始对他们产生恻隐之心,态度也随之变得温柔了。

卡尔会开车去军事基地为孩子们偷来食物和药品,也会在丹麦军官侮辱这群俘虏时挺身而出保护他们,还会特地让孩子们休假一天陪着他们在沙滩上愉快地玩耍。

然而这份单纯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卡尔的狗却在已经排过雷的安全区被意外炸死了。

于是,愤怒悲伤的卡尔又变回了原先的态度,不但把负责那片区域的孩子侮辱了一番,还命令所有德国俘虏战成一排,在此前已经排查过的区域以身试雷。

不过,卡尔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善良的人。看着人员接二连三地出现伤亡,他终究还是心软了,甚至暖心安慰鼓励队伍里最有能力的那个孩子。

处理完这片雷区之后,卡尔却得知上级并不打算送孩子们立即回国,而是要把他们送到另一处继续排雷,显然是想让这群德国战俘继续送死。

卡尔最终不惜违背命令,将四位幸存的德国少年送到了丹麦和德国的边境,也算是遵守了让男孩们回家的承诺。

从原本的仇恨到后来的同情,卡尔对待德军俘虏的态度,就这样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选择帮助幸存者的那一刻,他真正实现了人性的救赎,战争由此才算是彻底结束。

被迫卷入战争的无辜民众都是受害者,然而讽刺的是受害的一方却转眼变成了迫害他人的一方,甚至还将自己恶意报复的行为视作理所当然。

那么,影片里被仇恨蒙蔽双眼、虐待德国俘虏的丹麦当局,与当初发动战争的德国法西斯又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反对战争的同时更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最后希望世界和平,每个人都能懂得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

(本文首发FIX昆仑德语字幕组)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