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5-5 现已经收录1828条最新资讯!
奇趣事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奇趣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奇趣事 > 正文

对孩子进行打击教育的pua式家长多恐怖?

作者:aqi 来源: 日期:2025-5-5 人气:4 评论:0

2019年10月北大牟林翰pua包丽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事件一出便将舆论激起高浪。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这个话题,一时间#什么是pua#、#职场pua怎么办#、#被前男友PUA怎么办#、#女生该如何防范不良pua# ......不断登上热搜。

但是,当我们开始重视pua这个话题时,我们更多的关注点是在恋爱、职场等场景,却忽略了家庭教育。是的,兔小编最开始也没有想到,家长也会pua自己的孩子。

一、

“ 这就是你昨天做的?” “ 你看看你,做了几道题啊?”“ 昨天一晚上,加上今天大半天,你都做什么了?”“ 刚刚珍珍教你的都会了吗?教了你都不会,你是不是不想好好学了,不想学干脆退学。”

“ 我说呢,你一个阑尾炎,能住这么久医院。原来你是故意赖在这儿是不是?你想气死我啊?”“ 我辛辛苦苦求老师来给你上课,一节课好几百,你给我装病不上学是不是?”“ 我看你也没什么事情了,别赖在这儿,现在就给我出院。”......

这是在《了不起的儿科医生》里,一位妈妈对自己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的儿子说的话。

躺在病床上的小宇十分钟爱画画,可是妈妈从来都不让他画,甚至直接撕掉他的画。

这一段兔小编看的特别揪心。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生病的时候尚且期待被关心,何况是一个小孩子?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最需要父母关爱、陪伴的成长时期,不仅生病时得不到妈妈的关心,还要被压迫成一个学习机器。

小编理解,每一位妈妈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变得优秀变得更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够成为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她们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为由不断攀比,把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传给孩子,试图控制孩子的一切,这便出现了我们所没有想到的,# PUA式家长 #。

以爱之名控制孩子,去弥补自己曾经的不足,去期望孩子活出心中的自己,却完美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精神独立的个体,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却不自知。

在《了不起的儿科医生》里,医生为了缓解小宇的压力,让他玩一会游戏,不巧被小宇妈妈撞见了,于是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痛骂,指责小宇装病。

小宇妈妈咄咄逼人的每一幕场景,都让无数遭遇过的人立马联想到自己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情景。

我想,许多家长应该对这样的台词并不陌生,影片所展现的正是家长“ 打击式教育 ”的缩影。

而这种 “ 打击式教育 ” 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伤害,基本是不可逆的。

01“ 我太不争气了 ”

在面对妈妈的指责时,小宇没有和她抗争,反而觉得是自己太不争气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是小宇妈妈对小宇 “ 洗脑 ” 的后果。长期如此,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变得压抑,对自己失望,对未来失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并阻碍孩子的未来。

02“ 是我太笨了 ”

在电视里,小宇妈妈经常说 “ 你看别人,一学就会,你呢,教半天都不会 ” 这类话。

其实,这样的话说出来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是在无形中暗示孩子笨,时间久了,孩子就算聪明也会觉得,自己其实很笨,听妈妈的吧,妈妈说的肯定是对的,变成 “ 被控制的受害者 ”。

孩子不是傀儡,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他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他有他自己的人生轨迹。

二、

这时候,小编不禁想起曾红极一时的 《 爸爸去哪儿 》 节目。这档综艺曾红极一时,“ 小包总 ” 杨烁也带着自己的儿子上过这个综艺。

但是在节目中小包总对儿子杨雨辰却格外的严厉,还特别凶。

就连节目中一度以 “ 严父 ” 著称的陈小春,都感慨 “ 他好像太凶了吧。”

节目中杨烁在与儿子的相处中,除了严厉的态度,从来没有过对儿子的赞美和鼓励。

在节目常规的选房子环节,杨烁原本想选择一号房,但是儿子杨雨辰希望选择五号房,最后杨烁也顺着杨雨辰选五号房,但是当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五号房的位置特别偏。

当时他们身处于海拔4000多米的稻城,成年人走路都费力,更别说一个小孩子了。然而杨雨辰却不吵不闹,乖乖的走向房子那,也没有中途放弃。

这时候,父母一般都会选择鼓励孩子,有毅力、有持之以恒之心,能勇敢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杨烁却是,对儿子冷嘲热讽。

“(跑这么远)值不值得?”“值得。”“那你下次跑更远点更值得。”

相信很多80后、90后对这种泼冷水的做法感到熟悉,这是那一辈父母惯用的方法。

甚至在安慰孩子的时候,都是用打击式安慰:“ 哭起来就不好看了 ” “ 大度一点 ,不要小气 ” 。

原以为长大成年了,就不会受制与父母,可以告别父母的打击式教育,但结果却还是躲不过。

“ 工资高有什么用?还不是没有对象 。”“ 天天工作那么忙,住的地方却像个猪圈。” ......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在长大后的 1 - 10 年, 都在弥补童年遭受打压的心灵所遭受的伤害。

三、

人生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随着成长,精神上会日以饱满,像一颗鼓鼓的豆子,需要绽放,尤其是孩子们。

他们不应该受任何人控制和掌握,他们应该自己做选择,自己去体验这个选择的过程,这样选择才会有结果。

父母应该是孩子坚强的后盾、避风的港湾,而不是束缚的牢笼。

可惜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人已经被固化了,不敢向父母争取独立和自由。

所以最后还是需要父母从自身找原因,给孩子话语权、让孩子变得自信&勇敢。

家长应该让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保持理智,理智的去分析每一件容易造成冲突的事,并分析他的原因,以及和规避然后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盲目听从家长的安排。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