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在学院小剧场看《嘉年华》,有一个情节是,女孩受到侵犯,父母反而责怪女孩,对她打骂。一个师妹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这种逻辑。
其实这种事情不需要逻辑,像我就觉得女孩父母的这种反应很正常,因为我的家庭环境里,处处都是反逻辑的行为,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其实这是另一套逻辑,但是书上一般没有。
失去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幸好还有原生家庭做后盾,否则连吃住都要忧心,更别说还有钱和时间去给孩子上香。
看姐姐文章说,绝对不要找穷地方出生的男人,他会把你当做垫脚石,一步一步往上爬,而且甩掉你,就意味着他与当初那个贫穷、卑微的自己的决裂。
处于很纠结的状态。因为总觉得人性还是本善的,但是许多经历又让我看到了人其实是被环境塑造的,很难有人摆脱得了这种影响。
就比如跟前男友的交往,让我彻底地看清楚一个人在困顿时候的变化会有多大。他的妈妈很强势,但也为他安排好了一切,所以他没有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待任何人都非常温和与真诚。但是,当他真正知道了这个社会的许多不公平现象后,他更加自卑了,一句话都能惹到他。同时又很自大,平时埋在心里被压抑住的想法全都冒了出来。
一开始说的是,“反正有那么多公司,这家不行再找下一家”(他实习的那个计算机方向的公司是通过家里关系进的)
当我给他普及我所看到的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后,他开始变得慌张,甚至在我说我真的很累的时候,不耐烦地说,“那能怎么办呢?我们这种家庭的人。”
其实他家有三套房,虽然他父母赚得不多,但是他妈特别省,节俭到连下面条时放的油以及上洗手间时开的灯,都要计算一番。家庭更是没有任何亲情的氛围,父母冷战分房,只有两间房,他就睡沙发,节假日也从来没有任何家庭活动。
我暗示他,可以慢慢积攒资本,以后去其他城市生活,远离家庭。他嘲讽我,“飘在天上,不切实际。”
分手前不久,他刻意熬了通宵,以证明自己工作努力的决心。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哪怕一个人再有能力,也只是众多螺丝钉的一颗,等零件坏了,就会被彻底丢掉。何况,熬多少个通宵跟能力提升没有任何关系。
祝他好运吧。在我人生压力最大的时候,也就是高二(父母刚离婚两年)时期,曾有半年下晚自习后跟我一起走去车站,给我灰暗的时期增加了一丝光亮。
其实我的家庭背景比他好,我只是喜欢诉苦。但是因为他被妈妈照顾得太好了,不懂得通过各种细节判断,所以一直以为我家很穷,以至于最后终于把嫌弃表现在脸上和行为上。
单纯的小男孩,希望你能学会的,不再是自卑与自大,不是我跟你说的那些不公平现象,不要把父母给你的东西当做是理所应当的。“命运馈赠的所有礼物都标好了价格。”希望你不是被迫学会努力,而是真正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含义,希望你看得起自己,不要总是依赖他人,而是自己学会成长。
我再不会提你了。所有的回忆,都是过去,我要去挣自己的未来了。
三联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cd8u3DK4--0jrh4rRfZ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