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头条说#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温逐年攀升,夏季高温天气已经成为了常态。由于气温过高,人们需要频繁使用空调进行降温,导致了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区域集中供冷”的新型空调解决方案。
所谓“集中供冷”,就是将制冷机组从单个建筑物中移除,通过在一个集中的制冷站内为多个建筑物同时供冷,充分利用机组的制冷能力,达到降温目的。
据报道,广东广州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集中供冷,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效果显著。广州图书馆成功引入了冷冻水管供给,并通过冷站供应冷水,相比于传统空调设备,其能够更好地降温,并且耗电更少,同时对环境更加友好。广州市某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滕林表示,该公司每年夏季,利用夜间的低谷电价,通过制冷机组蓄冰来提供便宜而更加高效的服务。
除了广州,各地也都在积极尝试集中供温。北京市正在对西部地区的多个商业和公共建筑实施集中供冷系统,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达到降温效果显著、成本更优的效果。上海市已经在一些景区和科技园区实施了集中供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集中供冷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主要原因是集中供冷可以减少冷凝器的数量,从而减少了系统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据测算,在集中供冷系统中,能源利用率和制冷效率相比于传统空调设备均可提高25%以上,同时排放量也可降低同样的比例。
当然,在推广集中供冷的同时,也需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是供水的问题,水的供应不足或者质量不佳都会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其次是环境问题,如何平衡环保与供温的需求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总的来说,集中供冷作为一种新型的降温方案,能够在提供高效降温解决方案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环保效益,是一种更加可持续的降温方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集中供冷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改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