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小,不懂事,你要让着她”,我相信很多的哥哥姐姐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吧。是的,这就是许许多多家长朋友们常常叮嘱我们,你中枪了么?
在二孩妈妈圈里,流行着这样一个“鄙视链”:
姐姐+弟弟>哥哥+妹妹>姐姐+妹妹>哥哥+弟弟。
姐弟组合是大多数父母心目中最理想的二胎模式,就是因为姐姐可以照顾弟弟,小时候指望姐姐让吃让穿,长大后指望姐姐给钱给物。
可是姐姐呢?
她们原本也应该是被父母宠爱的小公主啊,却因为弟弟的到来,被父母忽视甚至在矛盾中产生心理阴影。
近期热播的一段综艺节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家里有两个孩子,姐姐和弟弟。
他们希望把姐姐培养成一个爱分享,能帮助承担家庭责任的人,于是他们买了两份蛋糕回家“试验”她。
父母先告诉弟弟,爸妈买了新的零食,这时姐姐溜过来“偷走”了一块。眼尖的爸爸立刻发现了,于是温声问姐姐:
“把水果给爸爸吃一块好吗?”
本以为小女孩会开心地分享,没想到她毫不犹豫,一口咬了下去,生怕爸爸抢走。
女孩的妈妈在一边见到她这样,很快垮下脸来,失望道:
“你总是这样(自私)。”
一起看录像的教育专家说:“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无形中与弟弟站在了一边,把姐姐隔绝起来了。她的做法,可能是缺乏安全感。”
很显然,姐姐看出爸爸妈妈更加偏向弟弟,所以她也很自然地想要为了自己争取一些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可是,这种自我保护行为却在爸妈眼里变成了自私。
鼓励生育的政策放开后,多孩家庭里很容易出现父母偏心的问题。
有一个统计数据,超过68%的哥哥姐姐曾被父母要求谦让弟弟妹妹。
好吃的东西要优先给弟弟妹妹吃;
好玩的玩具要先给弟弟妹妹玩;
甚至在俩人争吵的时候,父母也会不管对错,指责哥哥姐姐。
《少年说》节目中,上小学六年级的小女孩崔兢就对爸爸的偏心有很多不满。
她在天台吐露了她的心声:
“我有一个妹妹,她特别喜欢招惹我。每次我要去教育她的时候,她就会跑到爸爸那里去告状。”
“爸爸听了妹妹的话之后,二话不说就来教训我。爸爸,每次您都不管事情真相是什么,就直接来教训我。”说到这里,孩子哽咽了。
稍稍缓解了一下之后,小女孩继续哭啼啼的向爸爸提出自己的诉求:“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相信自己所想的,你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
而这位爸爸似乎没有意识到女儿在意的问题,反而指责起孩子:“她小她不懂事,那你也不懂事吗?”
爸爸的回答让小女孩更伤心了,她哭着说道:“我每次都让着她,那我让着让着,她每次就会认为,这是一种习惯。小女孩说的很清晰,也很在理,可是爸爸还是固执己见地认为,大的就该让着小的。
可是,这凭什么呢?难道就因为姐姐多出生几年吗?
如果,这位爸爸一直这样对待两个孩子,很有可能会让原本应该和谐友爱的姐妹,因为父母的不公平对待而变成“敌人”,姐姐满腹的委屈说不出来,妹妹则仗着父母的宠爱有恃无恐,丢弃了善良。
父母的偏爱,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百害而无一益。一个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毁掉的确实两个孩子的未来,你还在执迷不悟么?有没有中枪的小伙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