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女子地铁车厢内喝水收到罚单,南京地铁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文丨宗威
地铁上喝水也要被罚?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在南京地铁上喝水收到罚单。罚单显示,她违反了南京地铁相关条例规定的13项禁止行为中的第7条:在列车车厢内饮食。
南京地铁客服对此回应称,列车上禁止饮食,喝水也是饮的一种。发现后会做出相应处罚,需要饮食可以随时下地铁,站台那边是可以喝的。
消息很快在网上引发热议,很多网友表示难以理解。有媒体在微博上展开的调查也显示,认为处罚不合理的声音占了绝大多数。
依我个人的体验来看,我在国内多个城市都坐过地铁,也经常在地铁上喝水喝饮料,从来没有被阻止过,更别说收到罚单了。
但网上粗略检索就能发现,乘客在南京地铁上喝水喝饮料被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今年3月,有乘客在地铁上喝牛奶被开了罚单;更早前,还有孕妇喝柠檬水被罚了的。
地铁上不能吃东西,大多人都表示理解。毕竟车厢是个密闭环境,吃东西容易散发气味,食物残渣掉地上也不好清洁。但喝个水也不让,还是这大热天的,是不是管太宽了?
南京地铁此前的回应是,地铁上喝水一是可能泼洒,造成地面湿滑,给其他乘客带来安全隐患;二是担心引来老鼠虫子等破坏电路,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说实话,坐了这么多年地铁,我还从没见到有人在地铁上滑倒过。当然了,非要从防患于未然的立场来说,南京地铁的做法勉强也能理解。
其实在我国,地铁上严格禁止饮食,包括喝水,并非南京独一份。
在香港,任何人不得在港铁付费区内饮食,违者最高可罚款2000元港币(约合人民币1830元)。这个所谓付费区域,指的是刷卡进站后的区域。
在台湾,乘客在捷运禁止饮食区内饮食、嚼口香糖或槟榔,最高会被罚款新台币1500元至7500元。捷运的禁止饮食区,大体上也是进站后的范围。
从这个角度看,香港和台湾的饮食禁令更严格,南京好歹允许乘客出地铁车厢,在站台上喝水吃东西。
而就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有像香港和台湾一样严格禁止地铁上饮食的,比如新加坡、纽约。更多的是提醒,比如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严格禁止饮食,主要靠乘客道德上的自觉。
回到南京给地铁喝水乘客开罚单这事上来,南京地铁最早并没有禁止饮食的规定,2014年7月1日后才开始执行的。
当时南京方面修改条例的初衷,是随着越来越多人把地铁当成主要交通工具,发现地铁上的饮食行为,比如吃韭菜盒子等早餐食品,味道太大,干扰了其他乘客的体验。
这一困扰在其它很多城市都出现过。
包括北上广深等城市在内的地铁,早年在立法时都曾考虑过,是否要把“禁止饮食”写进条例。有些写进了但未出台相应处罚,有些最后在审议时被删掉了。
可见,是不是严格禁止饮食、允不允许喝水,全国层面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南京在执行禁令多年的过程中,也逐渐摸索出了弹性执法的空间——
比如大多数时候都是警告,开罚单不会有实质性处罚;如果确实需要喝水,尤其是病人或老人小孩,在乘务员执法时可以告知,也是不会被罚的。
但另一方面,南京地铁严格的饮食禁令,可能会对外地乘客带来一些困扰。
不管怎样,地铁车厢喝水被开罚单之所以引发热议,主要是他超出了多数普通人的理解范畴。南京方面或许可以借此争议,更细化地区分禁止饮食的范围,比如对喝水“网开一面”。
此外,在人员流动已成常态的现代社会,对地铁上是否可以喝水这样的事,是不是应该全国一盘棋?如果我在国内其他城市坐地铁都可以喝水,在不了解南京地铁相关禁令的情况下,我会下意识把它当成一种习惯,很可能就会因为在南京地铁上喝水被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